朋友说我是八卦的黑洞,因为我只进不出。不过到了名人头上,终究未能免俗。
前一段借了些中文书,其中有一本陈丹燕《上海的红颜遗事》。其实书里讲的主要是上官云珠和姚克的女儿姚姚的故事,虽然书的卖点在上官。八卦经过时间炮制就变成传奇,对传奇的好奇也似乎比关心八卦上得台面。这本书字体不小,插图丰富,纸张厚实,所以我虽然不喜欢,还是很容易就翻完了。好看的书,看的时候不由自主,所以看完了也不必去问作者居心何在。譬如金庸,宣传暴力吗?把“民族大义”置于人权之上了吗,违背“道德原则的先后顺序”(王朔语)了吗?这些对我是无所谓的。人家写的时候是为了卖报纸,哪管得了这么多。至于他老糊涂了以后做的事另当别论。可看了不好看的书,象这本陈丹燕(天知道我从哪来的印象觉得她还不错,看了看书后附的著作单字,我以前象是什么也没看过),就不免纳闷作者想干什么。她似乎想不褒不贬地叙述而已,可是气氛总让我觉得诡异。我总觉得她有立场,这立场又飘忽不定,讲故事的人既不算超脱事外又不投入。好像身边的人以事不关己的态度给你讲八卦,你却觉得背后有牵连,所以听故事听得一肚子狐疑。
今天没抗住许多人谈论八卦的蛊惑,搜索了三联新出的生活周刊。看了王朔的采访。同一页上正好看见姚姚的弟弟写他们的妈妈上官云珠,因为看过那本书,也翻出来看了看。链接在此,看了这个绝对不必再看那书。
绕回来说王朔。作家和美女一样,有的靠天生丽质,有的靠后天打扮。王朔在我眼里,是天才一类。对天生丽质的,你没法问她美容心得。西施捧心的时候没对镜子操练过,所以也讲不出经验来。王朔说文学就给我这感觉。他写的小说,到看上去很美以前的,我大多看过,多数喜欢。可他一但号称“自觉”了之后的东西我就受不了。以为知道自个儿怎么美了,结果怎么都不是样儿了。
最逗的是王朔说看了《时间简史》(这书在90年代中期是何等的火啊,不知道王朔是什么时候看的)和《金刚经》等,领悟了生命的道理。三联的记者说:“费这么大劲懂这个事?” 王朔答,“就跟你懂似的,你懂吗?” 我笑得直翻王朔自己的话,不比你懂,可也不比你不懂。不是“大家都是傻子,谁也不比谁明白什么”嘛。其实三联的记者还真不错,看起来不跟王朔一个鼻孔出气,实际上这捧哏该铺的路都铺到了,还常常是这样不买逗哏帐的架势。
附录
王朔的自我认识之路
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
王朔的思想武器
Sunday, January 21, 200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