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人性化的GPS

GPS脾气特好。走错了,马上重新给指,算多少次都不带发脾气的。有时我们临时改主意,一边听它不断重新计算,一边想象是个人会怎么指路。“该拐弯儿了。。左转。。您错过了!得,下个路口准备左转。。。怎么又错过了呀。好吧,争取掉头。争取掉头。争取掉头!听没听见呀您?您倒是要不要我指路啊?不听我的您干嘛还开着我呀?”上礼拜收音机里正好有段节目跟这挺像的。

本地的高速改建过,GPS的旧地图不知道,一过就要重算。我经常模拟GPS用崇拜的口吻说“哇,这。。这没有路呀,您是怎么开过去的?您不是会飞吧?”

上一个GPS上只有两个声音可选,英国口音和美国口音。如果换成英音,连highway都会换成说motor way。要是再多几种口音方言可选就好玩了。比如天津话,长沙话啥的。好多年前,smetana发给我一些语音书,据说还有一个软件,可以选一些著名演员的声音。惭愧地说,我都没听过。这个技术上讲其实应该也不是很难。您说,如果我提供给您一款GPS,语音选择可以让obama总统用天津口音或者鞠萍阿姨用阿拉巴马口音给您指路,他们还得倍儿客气,您肯不肯多出俩钱买?

====================
好多年前我们lab流行过一个软件,是个小猴子,有个语音框,你打字,他说话,声音就是Hawking那机器的调儿。姑妈可喜欢那个猴子了。猴子还会唱歌讲笑话啥的。我琢磨着GPS也弄几个性格。比方说有酷的,除了指路啥也不说;有贫的,要是什么在高速上要开个30里以上的,他指完路了就开始东拉西扯,跟北京出租司机似的。还有那博学鸿词科的,路过哪儿把风土人情也给你讲一遍,适合旅游的时候用。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虽然看这个blog的人我基本上都认识,不过最近的预设读者是瓜。你觉得你对你哥的看法还能变吗?我觉得变不了了。最多是说哥你越来越有人味儿了吧?可我潜意识里还会觉得,这段儿瓜肯定觉得特没劲,算了,不写了。

今天看见这个,一孩子站在哲学高度反省自己的恋爱,这孩子都被人围观取笑了。我估计要是生活中遇见谁这么说话的,咱们也得笑话他。不过在书面上我容忍度高一些,何况,大三的孩子么,在咱们这高度看来那不真是一个孩子嘛。我就觉得这孩子还挺可爱的。没准儿人家真是这么自省着追求姑娘的呢。比起一心只想上床的,的确是装B了点,但也不是什么坏东西。我想起一个高中同学,好像跟你提过,后来是念建筑的。这群人比典型理工男艺术,又比艺术男科学,谱儿也不是一般的大。5460敞亮的时候我除了看你们班就还看他们班,忘了怎么去的了。毕业好多年了这群人也还是那种建筑范儿。我觉得一个姿态人要是能长长久久地端下去,那就成真了,就不是装了。我记得这孩子当年说追过一个女生那悲壮劲儿,最后在女孩面前深鞠一躬转身扬长而去,每次我想到这个场景都跟国画似的 -- 似乎没背景。全世界就是这俩人,跟剪纸出来的似的,在空中待着。

这么说国画大概也不对,我通共也没看过几幅。我想说的就是某些花鸟作品,冷不丁给你一只鸟儿蹲在枝头,此外啥也没有,天外来客似的。背景没有别的树,没有山水也没有地平线。但或者这不是国画传统风格,只是八大山人风格。想起来这个是因为那天跟领导(真的领导,不是家属)去看一个日本木刻展。有一幅是水井,就是孤愣愣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井沿儿上搭着绳子。我说最喜欢这幅,领导说嗯这幅比较现代。不过这个水井是印的暗红色调,要是青苔色才更让我喜欢呢。当时我就想起八大山人来,上次好像还是在DC看的展览。不过我也不知道老外管八大山人叫啥,再说领导也不一定知道,就没提这茬儿。当时好多画里都配着诗,领导说了一个词儿我估摸着是“俳句”,不过俳句的英文我也不知道,就没接茬儿。说来俳句,或是有些唐绝句里拎出来两句,跟这个小幅版画还真挺配的。

我对冯唐“审美疲劳”了,每次见他blog上又有一个“大X”的题目,并不点开去看,而是点到赝品澈丹的blog去看他有没有又配合着写mock version. 以前冯一《大波》他就和一《大浪》,冯一个《大城》他就和一《大村》。今天难得看见冯写了一个不是大啥的标题,点开一看,他说
给叶三新书的几句话:"南中国九月的一天,九点至午夜,一人,一瓶闻香及初尝超好的红酒,读叶三的九万字,山鬼和树妖弥满房间。文字是一种虚假的材质,码字是一种无用的手艺。在这样一个必须有用的时代,为什么呢?或许因为只有此处可以丧心病狂、失魂落魄。"

看见“闻香和初尝超好的红酒”,想果然细节是装逼要旨。本来只是“秋夜带酒读新书,山鬼树妖满庐”罢了。地处南中国有关系吗?是九月有关系吗?不,你看,九月,九点,和九万字,这最大个位整数的重复使用,显得多神秘。红酒还不够详细,要闻香及初尝超好,表明作者是懂得品酒,或至少看过”sideways"这部电影的。难道您是暗示叶三这书封面设计不错,序言也写得不错,至于正文您没评价?至于必须有用,其实是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除非是贵族。贵族这个职业咱都想做,可惜没轮上。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设计论

托儿所门口有一棵大树,春天有宝塔状香花。秋天到了落下一地的栗子!好多被车子碾过,看得我这个心疼。捡起来一个,还包在刺儿壳里呢,旁边一小姑娘说:“这个是我的!”人家只有4岁,我只好赶紧做和蔼表情乖乖交出去。回家跟D同学提起,他说,恐怕是马栗吧,美国庭院里很少有板栗树。我不死心,关门放诂狗。结果,我信了。没错,这世界肯定是设计出来的,上帝就是一个有恶趣味的少年!要不然为什么马栗的果子要这么像板栗???甚至都不是一个目的植物!这不明摆着,只有一个解释,就是骗人来的吗?

还有,poison ivy就是对人有毒。从进化上来说,对那些吃草的动物有毒还更有用。可是,鹿,羊,马,牛都能吃,鸟儿也能吃,就是人碰都碰不得。不,一定不是巧合,我是阴谋论者,我不信。一定是上帝这个有恶趣味的少年设计的。

还有,guinea worm 这种恶心东西,人类是唯一宿主 (有错请骂wiki。这虫子太恶心,连我都不愿意再诂苟)--- 那人进化出来以前这玩意儿怎么活的??? 这不是设计论的明证吗。至于上帝设计这个东西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恶心人了,咱被他耍得还不够嘛!上帝太没家教了。果然没爹娘的孩子心理容易有问题,唉。

Thursday, September 02, 2010

Burqa

新闻里说法国要禁止在所有公开场合带全面纱的法律已经通过了。希望最后会判违宪,也不知道法国是那个机构管这事儿。-- 以前说在什么安检的时候,在法庭上,等等场合,特殊原因,非得看人家的脸,我也勉强被说服了。现在连大街上都不让,这也太离谱了。人家就是大美女,就不让你看。

这法律太诱惑人调戏它了。

听见新闻的时候正在吃饭,我马上开始纠结各种技术细节。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法律是针对穆斯林的,但是法律自然不会这样写。我问D同学,这个是光是女的不让带吗?那我找一男模特班子带带试试?如果普通男的可以带,那crossdresser的男的可不可以带呢(D同学说,cross dresser才不会去穿这袍子面纱呢,都遮住了还cross个啥呀?我不屑地说,子非我亦非鱼,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要是个crossdresser 我肯定这么玩儿一回)也不知道穆斯林的Burqa是不是都是黑的。我要是拿一花头巾捂得那么严实会怎么样呢?

今天在网上一诂,嗯,立法者对我这样无理取闹的已经想好招儿了。人家说,不是针对谁,而是禁止在公共场合遮掩面部。看到这句话我立马又冒出很多主意,都一一被立法者预见到了列成例外:摩托车头盔,因病,还有击剑面具--谁没事儿戴那个上街啊?

我不屈不挠地想:那墨镜要不要设个大小限制呢?我要是带一口罩(就是嫌空气不够新鲜或者花粉太多),大墨镜,再留个刘海儿,是不是也不比burqa露得多?要不,我贴一脸大胡子配大墨镜?

其实广播里还说了,根本不用我这么调戏。直接穿burqa上街就行,警察给的罚单有人给埋。前总统竞选人Rachid Nekkaz成立了一个基金专门替大家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