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送宝宝上班的路上经过希望中学,操场边上有一排杨树(待考证)。每天看见它们一点点变黄,我都想,要是每天在同一个位置照一张照片,回头叠一起弄个gif,一定挺好看的。看nature的节目,我就特别喜欢那种描述非洲大草原的时候,雨季来临前天空中风卷云舒的镜头,其实也是隔一阵一帧快放的效果。那时候的感受就是,风卷云舒这个词真好。
当然,我从来没机会停下来照相。以前和格格巫住在towsen的时候,门口有两株枫树。秋天里每天出门回家看见太阳在东在西,一层层抹过那两棵树,如同旁观一个画家上色。那年秋天刚好叶子红得特别娇嫩。要是当时照下这么一组相片来,应该也很好看吧。
我又想起红楼梦里面,宝玉因病几天没有出门,看见杏花谢了,感叹“竟把杏花辜负”。每一个没有去赏叶的秋天,是不是也都是把秋光辜负?你可以说宝玉是太自恋,人杏花又不是开给你看的。但其实他不过是对一切美好都怀着一颗appreciation的心,花也好,姑娘们也好。appreciation应当对应什么呢?是理解基础上的欣赏和感激,大约可以用“知”这个字吧。
我记得一个朋友说过,no differentiation, no appreciation, 深得我心。我于是觉得这个应该是英文里面的老生常谈,可惜就连诂苟老手的我也没有找到出处。要说真喜欢什么,就得知道它和其他有何不同。若你分不出杏花跟桃花,或者你喜欢的不过是花。很多时候,辨识度也是我们喜欢一物的原因。win在blog上贴过
一个图, 把很多明星的眼睛排在一起,看你能认出谁来。我做完以后发现,我认出来的,的确也是平素我觉得最好看的那些人。
<补记> 关于differentiation 和appreciation, 想起两段。一个是the devil wears prada里面,一时尚界美女还是给男拎着两条几乎一样的皮带说难以选择,因为"they are so different!" 没入时尚门的女主角噗哧乐了。另一个,是troub和D同学都爱看the deadliest catch,我最烦该节目,觉得"每集不都是一样吗??一群穿这桔红色衣服的糙爷们在风雨大作的一条船上数螃蟹。" troub和D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可每次都是非常不一样的螃蟹啊!"
这又让我想起那个图像分析的例子。我印象里土豆贴过 这个link,一个平均脸的算法和展示。很久以来我反复听说美就是平均脸这种说法,但仔细一看论文,其实包括这个网站在内,我看见的信息都指向“平均并不见得美”这个结论。平均的脸,或许没有什么瑕疵,让DP来看,她也未必能挑出“鼻头太大”或“额头太短”这样的缺点。但是平均的脸十分乏味,而且我想,肯定缺乏辨识度。所以,也许没有人反感它,但可能也不会有多少人appreciate它。
但是,正因为地differentiation跟appreciation有这样高的相关性,也常常有人把这两者错误地等同。大学里,男生们眼里的美女和女生眼里的美女有很多不同。我对大哥说,男生喜欢的很多不过是人群中比较扎眼而已。大哥可能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回答了:漂亮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女生因为有机会近距离长期观察,可用以differentiate的细节就多多了,所以常常公认出另一批美女来。
单是审美也就罢了,其实并无正误之说。但是年青时候也有很多人仅仅因为强烈的辨识度而误认为自己爱上什么。其实于千万人中一眼认出TA来,或许是的确是上帝给你的暗示,不过这暗示的意思没准是:珍惜生命,远离poison ivy,
说起poison ivy 来,我要是中了彩票,又多了一个项目。我要资助研究,做poison ivy的antidot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不管,先把实在的SF坐上再说。
ReplyDeletepoison ivy 是啥典故?
ReplyDelete没啥典故,就是前不久我被毒了,胳膊上腿上起了很多吓人的疹子。中国没有这玩意儿,所以我有点视而不见。我美国同事都说他们因为从小被教育,看见poinson ivy了就好像它有荧光一样特别认得出
ReplyDeletehaha, SF again!!!!
ReplyDelete你是故意的还是网站出了问题?为什么两个帖子并起来题目也改了,留言的题目还是老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