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07, 2016

娑罗树 -- 咦,跟印度死磕上了?

陌十九在写孟买的时候,贴了一张美貌妖艳的照片: 我看这树奇异,花朵妖媚,果实又大得像个哈密瓜,便问她是何方妖怪。她有个朋友说是娑罗双树,但是十九建议我诂苟。这还是我第一次用它的图像搜索功能,如果只给图,Google认为是蘑菇。但加上点描述,它就认出来这原来是“炮弹树”(Cannon Ball tree),植物分类名是Couroupita guianensis,目前分在杜鹃花目玉蕊科,暂不知中文官方名字。

下面这个图是网上的,比十九的那张花也多炮弹也多
它的花蕊,我觉得好像海葵的触角。



这个树奇异的一点是,开花的枝条直接从主干上长出 ,而且逐年从主干往下的地方长出,所以越老的树越有靠近地面的花枝。有人说,这花像是神龙(Naga)缠绕着一个“湿婆林伽”(lingam)-- 挺立的阳性图腾被认为是湿婆的象征。所以在印度这树还有一个别名Nagalingam tree --如果让我来选这个树的中文名,那就叫“龙且”树吧:)

这个树,常常(尤其在斯里兰卡)被误认成传说中的娑罗树。印度的神明太多,神圣的树也就跟着多。娑罗树也不例外。它的英文是Sal 或者 sala, shala tree,梵语是 शाल , 植物分类名 Shorea robusta, 錦葵目,龙脑香科,娑罗属。据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攀着娑罗树的枝条诞下佛祖。娑罗树的花挺小,淡黄色,叶子是椭圆形的。它的种子也就跟橡子差不多大小,像枫树种子似的有翅。

娑罗树的中文名字还叫娑罗双树-- 这个名字很误导,我觉得完全是因为佛经导致的。佛祖一生至少有两次跟娑罗树的渊源。来的时候在树下,走的时候,“如来”,根据《大般涅磐经》记载,是在两株娑罗树之间安了个床榻。在英文的经书里一般就说是 between twin sala tree,中文里译作“娑罗双树”,并不是树名里有双,只是有两棵树的意思。

 但是记载中,佛母诞佛时手拉的娑罗树又经常搞成豆科的无忧树Saraca asoca)。现在,已经是我意料之中了--无忧树,当然也是一种神树。印度神话里的爱神伽摩(Kamadeva) 就用无忧树的花来行魅惑。 无忧树的花颜色艳丽像一个彩球,花谢之前转成绯红,比起娑罗树,画出来“的确比较地好看些”。会不会是因为这样才被用来取代了娑罗树呢?


佛教里讲诸行无常。日本著名的《平家物语》便以娑罗树起兴来讲一个“盛极必衰”的故事,在开篇写道
祇園精舍的鐘磬,
敲出人生無常的響聲
娑羅雙樹的花色,
顯示盛極必衰的道理。
驕奢者不久長,
猶似春夢;
強梁者必消逝,
恰如輕塵。
可是真正的娑羅树,哪曾经有什么了不得的花色?我深刻怀疑日本人把无忧树当成了娑罗树。无忧花从鲜嫩橙黄的花团锦簇到死前华丽地转为绯红而凋落,才当得起盛极而衰的悲剧美感啊。

Monday, January 04, 2016

莲花,荷花,还有迦叶拈的花 (4)

那么,曼殊沙华,又是什么花?

用中文搜索,大多指向的是红花石蒜与白花石蒜,又叫彼岸花。百度搜狐百科之类的网页,互相抄,内容大同小异,都说梵语是 Mañjusaka, 但仅靠这个罗马字母拼写的梵文我查不到真正的梵语。就连英文红花石蒜的wiki  也被人注明是中文的曼珠沙華。 英文法华经有个版本在网上,里面对应“曼殊沙华”的拼写是  Mañgûshakas ,还是没有梵语的写法。我查了半天字典,觉得曼殊大约应该对应 मञ्जु ,字典上说读 maJju, 大约是甜美芬芳的意思,可以说得通。

至于“沙华”呢,不管用saka还是shaka去查,结果都是一大串,发类似这个音的梵语词相当的多,具体的植物也有若干,虽然没有一个长得像石蒜的。

शाका  zAkA  中文名“诃子”, 对应yellow  myrobalan  
中文维基说“原称诃黎勒,源于阿拉伯语halileh,据《本草纲目》解释,诃黎勒在梵语中意为天主持来”。维基上联的梵语是 हरितकी ,字典解释为同一种树,但天主持来的意思我没查到,暂不知道李时珍是哪看来的。花不起眼。

 शाक zAka 对应 柚木  Teak tree 花还挺好看
 

शाक zAka  对应 阔荚合欢树   合欢花总是好看的

सख sakha 对应 儿茶   Acacia Catechu 是 金合欢属 的  ,花像一把刷子



शाख  zAkha 对应水黄皮( 印度榉 )  Indian Beech 梵语还叫  नक्तमाल  虽然前面也有豆科的,它的花最像豆子的花


最要命的是,还有一个字, साक sAka 意思就是herb。如果“沙华”的原文是这个, 那么人家本来只不过笼统地说了天下掉下香花而已,根本就没说具体是什么花!
得,先到这里吧。。。我去歇会儿。

Mañju开头的词里面,倒是有一个Mañjuśrī,梵语写作  मञ्जुश्री,是文殊菩萨的意思。石蒜科里面,被广泛叫做“曼殊沙华”的红花石蒜/彼岸花是石蒜属的。但石蒜科里还有一个属crinum,中文叫 文殊兰。 这个命名是谁给的呢?这里的文殊,应该是指文殊菩萨吧? 这样的话, 曼殊沙华指红花文殊兰而不是红花石蒜的可能性是不是更高呢?
 

莲花,荷花,还有迦叶拈的花 (3): 曼陀罗华

既然说到了莲花和佛教的关系,当然撇不开《妙法蓮華經》。这部经书英文就简洁地叫做lotus sutra (莲花经),中文简称是《法华经》。

法华经虽以莲花为名,在经文里,却似乎提到了几种别的花。据说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天上降下花雨,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 --- 所谓天花乱坠是也(法华经有好几个译本,以上出自最出名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那么,这四种花,应该是什么,在佛教流传的各地,又都被什么植物攀附了呢?

曼陀罗华,据说是来自Mandāravā,这个梵语有两个词可以对上,一个写作मन्दरव  一个写作 मन्दारव  发音略有不同。后面这一个是树 - 名字很多,好听的比较有神意的有“火焰树”,“珊瑚树”,一听就堕入凡尘的是“刺桐”。 这个树的花,开之前好像一串红辣椒,盛开时确如一树火焰:


曼陀罗树,梵语里还有一个名字叫 पारिजात  (Pārijāta), 来源神圣:据印度古书记载,在搅乳海造甘露(就是观音菩萨瓶子装的那个)时有三大宝物出现,其中之一就是这株在须弥山顶盛开的神树。它的花朵散发异香,刚一出现就被帝释天据为己有。

问题又来了,据梵语字典说, पारिजात (曼陀罗华)还指木樨科的一种香花,名叫忧伤树(Parijat,又叫珊瑚茉莉。 


这还不够麻烦呢: 中文里华即花,那么“曼陀罗华”是合起来的一个植物,还是指“曼陀罗"这种植物的花呢?梵语里的曼陀罗华(मन्दारव),前三个音节同样可以拆分出मन्दार -- 也就是曼陀罗,字典说,可以指前面提到的珊瑚树或珊瑚茉莉,也可以指中文里通常叫做曼陀罗,英文里叫thron-apple的草花。
曼陀罗在中国是常见的野草,也许是最常见的一种毒药了。15年我们去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的路上,就看见山坡上遍生曼陀罗。

那么天上掉下来的第一种花,曼陀罗华,究竟是谁?

1.6 补充:新的证据支持火焰树的,来自《大般涅磐经》:佛祖涅磐的时候在娑罗双树下。当时并非花季,但娑罗树突然盛开,天降花雨,除了娑罗树的花,还有一种:在译自巴利语的一个版本里http://www.bps.lk/olib/wh/wh067.pdf, 37页 ,说是mandārava,后来又用世尊的话说是火焰树花。而对应的文字在哈佛经典45卷http://www.bartleby.com/45/3/106.html 里,就两处都点名是火焰树(即刺桐)的花。
中文版曇無讖 的译本里,类似的地方模糊描述为“上妙蓮花”,接着又罗列了无数“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大约能想到的香花全都捧出来了。似乎好几个不同译本中对于漫天花雨的描述相差蛮大,统一的意思就是无数多种知名不知名的香花。中文版几乎没有和英译能完全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