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封邮件,有人认为我很有正义感,请我签名支持一个请愿。这个请愿一看让人十分惊讶,说一个黑人小孩,居然被学校以他是黑人这个理由拒绝入学!
呔!光天化日之下,哪路毛神有这胆子!
原来,这个品学兼优的黑人小朋友最近从圣路易斯市搬到了圣路易斯县。 市和县毗邻,但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1980年, 上诉法庭裁决,认为圣路易斯市和县事实上还是种族隔离着。市区里的黑人白人比例接近对半,而且几乎不杂居:wiki上的图显示, 蓝色是黑人红色是白人,即使到2010年大家还是事实上各待各的。
县里的白人大约8成。既然不杂居,上学又按居住地就近入学,那么学校里自然也就分成了事实上的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为了促进融合,1983年市和县的学校达成“去隔离庭外和解”,允许一些学生跨学区就学: 如果你来自黑人为主的学区,可以跨去白人多的区上学;如果你来自白人聚居地,也可以申请去圣路易市里黑人为主的学校上学,这些都是可以增加多样性的! 简单说就是学区还是分,但增加多样性促进种族融合的跨区上学可以特批。
这种政策,美国人叫做busing -- 用校车把学生送往更远的学校,以促进种族融合。在1954年最高法院在著名的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一案中裁决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违宪以后,全国的学校都取消了隔离入学。大多数地区实行了“色盲”录取。但是因为人们本来是按种族分居的,也不能强制搬家,如果只是任由老百姓慢慢地自行渗透,那种族隔离的现状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消除。而且,还有白人主政的地方,刻意搞些小动作修改学区界限尽量维持隔离的事实-- 这些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圣路易斯的政策,也是因为一些黑人家长起诉教育局导致的法庭介入。 矫枉必须过正,就有了校车跨区送学生上学的政策-- 去隔离化的入学政策都被简称为busing。
现在这个小朋友本来在市内,家里搬到了县里,按学区应该在县里上学。他很喜欢原来市内的学校,还想留在那里。但是现在家庭住址不在该校的学区内了,要跨区上学得特批呀:可是按规定,只有增加多样性的,也就是说黑人上郊县的学校或白人上市内的学校才是可以特批的跨区上学。
这个故事就给提炼成了“我儿子因为是黑人被拒绝入学!”他妈妈说,要谁都不能跨区转学我们也认了。可凭什么就是黑人不给转学呢?
Friday, March 04, 201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ReplyDelete